2022年山东教师资格考试每日一练答案(7.08)
科目一(1-3)
1.【答案】B。中公教育解析:本题考查概念间关系。题干中,“壁画”和“山水画”是交叉关系。A项,“化学家”包含于“科学家”,二者是包含于关系;B项,“校长”和“博士”是交叉关系;C项,“搜狐”和“新浪”是全异关系的反对关系;D项,“刑警”和“消防员”是全异关系的反对关系。故本题选B。
2.【答案】B。中公教育解析:本题考查选言命题的矛盾命题。“并非‘p或者q’”等价于“非p且非q”,故与“并非‘小刚会打排球或者篮球’”判断一致的是:“小刚既不会打排球也不会打篮球”。故答案选B。
3.【答案】B。中公教育解析:观察题干图形发现,内外图形一致且有两条公共边。符合此规律的只有B项。
科目二(4-9)
4.【答案】D。中公教育解析:相对性评价是用常模参照性对学生成绩进行评定,它依据学生个人的成绩在该班学生成绩序列中所处的位置来评价和决定他成绩优劣,而不考虑他是否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题干中,小明是整个班级中唯一一个及格的人,虽然只有65分但是老师却给了他优,所采用的就是相对性评价。故本题选择D选项。
5.【答案】D。中公教育解析:本题考查教学评价的基本类型。
A选项,绝对性评价又称为目标参照性评价,是运用目标参照性测验对学生的学习成绩进行的评价。它主要依据教学目标和教材编制试题来测量学生的学业成绩,判断学生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的要求,而不以评定学生之间的差异为目的。
B选项,相对性评价又称为常模参照性评价,是运用常模参照性测验对学生的学习成绩进行的评价。它主要依据学生个人的学习成绩在该班学生成绩序列或常模中所处的位置来评价和决定他的成绩的优劣,而不考虑他是否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
C选项,量化评价是采用数学的方法,收集和处理数据资料,对评价对象做出定量结果的价值判断。
D选项,质性评价是借评价者的洞察、内省或移情对评价对象做出价值判断的评价方法,比如:评出等级、写出评语等。
题干中李老师通过语言文字对小明进行鼓励符合质性评价的含义。A、B、C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D。
6.【答案】B。中公教育解析:课程标准又名教学大纲,是课程计划的具体化,是课程计划中每门学科以纲要的形式编订的、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它规定了学科的教学目的和任务,知识范围、深度和结构、教学进度以及有关教学法的基本要求。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价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课程计划的具体化,也是衡量各科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
7.【答案】A。中公教育解析:课程计划是课程设置的整体规划,它对学校的教学、生产劳动、课外活动等作出全面安排,具体规定了学校应设置的学科、学科开设的顺序及课时分配,并对学期、学年、假期进行划分。其中心部分是课程设置。
8.【答案】A。中公教育解析:校本课程是由学会说呢过所在学校的教师编制、实施和评价的课程。具体来说,它就是某一类学校或某一级学校的个别教师、部分教师或全体教师,根据国家制定的教育目的,在分析本校外部环境和本校内部环境的基础上,针对本校、本年级或本班级特定的学生群体,编制、实施和评价的课程。故本题选择A。
9.【答案】C。中公教育解析:新课程改革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校本课程的开发主体是教师。故本题选择C。
中学科目二(10)
10.【参考答案】中公教育解析:这种说法是正确的。
教材是教师教学使用的材料,包括教科书、讲义、讲授提纲、参考书、活动指导书以及各种视听材料。新课程改革强调教师是课程的建设者与开发者,一方面,教师教育教学过程中,要灵活运用教材,不能照本宣科,生搬硬套;另一方面,教师应充分开发和利用生活中的各种资源,将其带入课堂,而不是简单的“教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