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山东教师资格考试每日一练答案(7.04)
科目一(1-3)
1.【答案】B。中公教育解析:本题考查科技常识之中国科技发展。王选是计算机汉字激光照排技术创始人,被称为“汉字激光照排系统之父”。汉字激光照排系统取代了铅字印刷技术,是印刷行业的一次革命性变革。B项正确。A、C、D三项:均为干扰项。与题干不符,排除。故正确答案为B。
2.【答案】C。中公教育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文化素养中历史常识之中国古代史的知识。唐太宗时期,文成公主入藏和松赞干布和亲,汉藏的联姻加强了汉族与少数民族的团结,同时也对藏族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汉族的纺织、建筑、造纸、酿酒、制陶、冶金、农具制造等先进生产技术,以及历法、医药等由此都陆续传入了藏族地区。综上所述,C项正确。A、B、D三项:都不符合题意,故排除。故正确答案为C。
3.【答案】B。中公教育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科学素养。《嘎达梅林》是蒙古族长篇叙事民歌,内容唱的是20世纪20年代左右,在蒙古东部哲里木盟一位蒙古英雄嘎达梅林(“嘎达”是英雄的名字,“梅林”是他在王府担任的一个职位很低的官名),率领人民起来反抗封建王爷和反动军阀的斗争故事。全诗很长,经常演唱的是由作曲家安波整理译配的四段词。B项正确。A项:柯尔克孜族传记性史诗为《玛纳斯》。与题干不符,排除。C项:《阿诗玛》是流传于云南省石林彝族自治县彝族支系撒尼人的叙事长诗。它使用口传诗体语言,讲述或演唱阿诗玛的故事。与题干不符,排除。D项:藏族民间说唱体长篇英雄史诗为《格萨尔王传》。与题干不符,排除。故正确答案为B。
科目二(4-10)
4.【答案】A。中公教育解析:教学是学校教育工作的中心工作,学校教育工作必须坚持以教学为主。
5.【答案】B。中公教育解析:教学过程是师生学校生活的基本形式,教学活动的展开基于生命的勃发与律动,同时也感知着和证实着生命的内涵与意义。教学引导学生有效地感知生命、了解生命,帮助学生认识生命、尊重生命,初步形成对生命的爱护和保护意识,点燃学生尊重、赞美和关爱生命的天性,做到物我两分、享受生命、热爱生命。
6.【答案】C。中公教育解析:循序渐进原则指的是教师严格按照科学知识的内在逻辑体系和学生认识能力发展的顺序进行教学。循序渐进的“序”,包括教材内容的逻辑顺序、学生生理节律的发展顺序、学生认识能力发展的顺序和认识活动本身的顺序,是这四种顺序的有机结合。
7.【答案】B。中公教育解析:讲授法是教师通过口头语言的形式向学生传授系统知识的方法,能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地位,但不利于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因此教师在讲授过程中需要注重对学生的启发诱导,故选择B。
8.【答案】B。中公教育解析:练习法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运用所学知识独立地进行实际操作,以巩固知识、形成技能的方法。练习法的优点在于,可以有效地发展学生的各种技巧技能。
9.【答案】B。中公教育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贯彻启发性原则的要求。贯彻启发性原则的基本要求有:①加强学习的目的性教育,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②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③让学生动手实践,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④发扬教学民主,包括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创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气氛,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的见解,允许学生向教师提问、质疑等。B项: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是属于循序渐进原则,不属于启发性原则。与题干相符,当选。A、D、C三项:均是贯彻启发性原则的基本要求。与题干不符,排除。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B。
10.【参考答案】中公教育解析:
李老师的教学方法很好地促进了学生的学习,值得我们学习。
李老师主要采用了直观感知为主教学方法中的演示法。李老师通过展示实物——枝条,让学生通过直接观察实物,进行思考以加深理解知识。
运用演示法时要注意几个问题: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选择性地运用演示手段;控制演示时间,难度不宜太大;演示内容要贴近生活。
运用的基本要求:
第一,做好演示前的准备。演示前要根据教学需要,作好教具准备。用以演示的对象要有能够突出显示所学材料的主要特征。
第二,要使学生明确演示的目的、要求与过程,主动、积极、自觉地投入观察与思考。
第三,通过演示,使所有学生都能清楚、准确地感知演示对象,并引导他们在感知过程中进行综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