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山东教师资格考试每日一练答案(7.13)
科目一(1-3)
1.【答案】A。中公教育解析:本题考查命题类型的判断。题干是复言命题,有两个断定。A项也是复言命题,与题干命题类型一致。B、C、D三项均只有一个断定,为直言命题。故答案选A。
2.【答案】C。中公教育解析:本题考查假言命题推理规则。题干中,“除非a,否则不b”推出关系为:b⇒a,即:窥见人生幸福的全貌⇒我们能享受一个个的片刻。A项,“如果a,就b”推出关系为:a⇒b,即:我们能享受一个个片刻⇒窥见人生幸福的全貌,肯定后件无必然结论,排除;B项,“如果a,就b”推出关系为:a⇒b,即:不能窥见人生幸福的全貌⇒不能享受一个个的片刻,否定前件无必然结论,排除;C项,“如果a,就b”推出关系为:a⇒b,即:我们不能享受一个个的片刻⇒不能窥见人生幸福的全貌,否定后件必然否定前件,为原命题的逆否命题,正确;D项,“如果a,就b”推出关系为:a⇒b,即:不能窥见人生幸福的全貌⇒我们能享受一个个片刻,否定前件无必然结论,排除。故本题选C。
3.【答案】C。中公教育解析:4+5+6→242044的规律是:24=4×6,20=4×5,44=4×(5+6);后面两个式子也是如此。按照这个规律式子左边为8+6+5,式子右边应为8×5=40;8×6=48;8×(6+5)=88;组合到一起为404888,故本题答案为C。
科目二(4-10)
4.【答案】C。中公教育解析:本题考查教学评价的基本类型。题干中老师建立记录学生成就、表现、作品和相关资料的档案袋,是成长档案袋的教学评价方法。这种评价是为了在教学过程之中,改进和完善教学活动而进行的对学生学习过程及结果的评价。所以题干中的描述是过程性评价。故本题选择C选项。
A选项,绝对性评价又称为目标参照性评价,是运用目标参照性测验对学生的学习成绩进行的评价。
B选项,相对性评价又称为常模参照性评价,是运用常模参照性测验对学生的学习成绩进行的评价。
D选项,终结性评价是指在一个大的学习阶段、一个学期或一门课程结束时对学生学习结果的评价。
ABD三项都与题意不符,故本题答案选择C项。
5.【答案】D。中公教育解析:本题考查的是隐性课程的理解。隐性课程是指学生在学校情景中无意识地获得经验、价值观、理想等意识形态内容和文化影响。而我们教科书是教师有意识传授给学生的内容,属于显性课程。故选D。
6.【答案】B。中公教育解析:班级授课制的优点:(1)有严格的制度保证教学的正常开展,达到一定质量;(2)有利于大面积培养人才;(3)能够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4)有利于发挥集体教育的作用。
7.【答案】A。中公教育解析:在教学过程的感知阶段,有利于学生形成表象;在理解阶段,有利于形成概念;在巩固阶段,重点在于知识的巩固和保持;在运用阶段,有利于形成技能技巧。
8.【答案】B。中公教育解析:教学与教育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教育包括教学,教学是学校进行教育的一个基本途径。除教学外,学校还通过课外活动、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等途径对学生进行教育。
9.【答案】A。中公教育解析:根据实施功能的不同,将教学评价分为了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其中形成性评价是在教学过程中为改进和完善教学活动而进行的对学生学习过程及结果的评价,终结性评价是在一个大的学习阶段、一个学期或者一门课程结束时对学生学习结果的评价,目的在于评定学生成绩、检测学生达到教学目标的程度、确定后续教学活动的起点、为制定新的教学目标提供依据。由此可见,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是根据评价目的不同进行的分类。根据评价内容或者标准不同分为相对性评价、绝对性评价、个体内差异评价;根据评价主体不同分为外部评价和内部评价;根据评价方法不同分为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
10.【参考答案】中公教育解析:
讲授法是教师运用口头语言系统向学生传授知识的一种方法。主要有讲述、讲解、讲读、讲演四种形式。讲授法的优点:对教师而言,容易控制所要传递的内容,在传递什么、传递多少以及怎样传递上,教师有较大自主性;对学生来说,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大量的系统的科学知识。因此讲授法是一种应用范围广泛、其他教学法都要与之配合的方法。讲授法的缺点:如果运用不当,易使学生处于被动状态。不易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