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聘

首页 > 教师招聘 > 阅读资料 >

教师招聘笔试:春秋战国诸子的教育思想及常见考点_荀子

日照中公教育 2021-01-23 15:24:07 中公在线咨询在线咨询
日照教师招聘公告|2021日照教招备考交流群

教师招聘笔试:春秋战国诸子的教育思想及常见考点_荀子发布,以下是内容详情。日照中公教育为大家提供教师招聘考试公告、报考指导等信息。预祝大家考试顺利!

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思想蓬勃发展,既孔孟之后,荀子也成为儒学的大家。荀子的思想多在推崇孔子的思想上,对先秦诸家思想的批判和吸收,在教资教招的考试中,多以客观题为主,一般进行简单识记就行。

1.战国末期赵国人,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曾三次出任齐国稷下学宫的祭酒。

2.“故学至乎礼而止矣。夫是之谓道德之极。”(译为:所以学习倒了明礼的程度才停止,这就是道德的极致。)-----首次将“道”和“德”连用

3.“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译为:人的本性是恶的,善良的人是通过后天努力达到的)、“故圣人化性而起伪,伪起而生礼义,礼义生而制法度”(译为:礼义是圣人制定的,但并非圣人的本性。圣人之所以不同于普通人,就在于他能约束本性,追求性情以外的事物,于是制定出礼义和法度)----人性观:性恶论;外铄论;社会本位论

4.“凡性者,天之就也”(译为:所谓本性,就是天生的东西)----人先天带来的自然性

4.“干越夷貉之子生而同声,长而异俗,教使之然也”(译为:干、越与夷、貉的孩子,初生之时而声音相同,长大之后却习俗不同,这是教化使他们这样的)----影响人身心发展的因素:教育

5.“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译为:蓬长在大麻田里,不用扶持,自然挺直。白色的细沙混在黑土中,也会跟它一起变黑。)

“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所以防邪僻而近中正也”(译为:君子居住一定要选择好的乡邻,交游一定选择可靠的人,这是为了防止自己走上邪路,为了接近中正之道。)----影响人身心发展的因素:环境

6.“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教学原则:直观性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译为:即使是再近的路,不走也不能到达;即使再小的事,不去做也不可能完成。)----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7.“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译为:积累泥土成为高山,风雨就会在这里兴起;积累水流成为深渊,蛟龙就会在这里生长。)----循序渐进原则

8.“学不可以已”(译为:学习不可以停下来)----终身学习

9.“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译为:不能坚持到底,即使是朽木也不能折断。只要坚持不停地用刀刻,就算是金属玉石也可以雕出花饰)----意志的坚持性

10.“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译为:君子广博地学习,并且每天检验反省自己,那么他就会智慧明理并且行为没有过错了。)----道德修养法

11.“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贵师而重傅,则法度存”(译为:国家想要振兴,必须尊敬教师,重视传授专长技术的师傅,教师受尊重,国家的法律制度就能得到保存。)----最早提出“尊师重道”的思想

12.“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译为:大自然的运行有其自身规律,这个规律不会因为尧的圣明或者桀的暴虐而改变。)----朴素唯物论观点

13.“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教学相长

14.“君子之学也,入乎耳,箸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译为:君子作学问,是把所学的听入耳中,记在心中,融会贯通到整个身心,表现在一举一动上)——为人师表、道德修养法、榜样示范

【做一做】

荀子认为“人之性恶”,因此教育要从“礼”这一需要出发,须以“礼义”加以教化。这体现的教育目的价值取向是( )。

A.个人本位论 B.社会本位论 C.教育无目的论 D.宗教本位论

【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教育目的的理论。社会本位论主张从社会发展的需要出发,注重教育的社会价值;主张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合格公民和社会成员;认为教育是国家的事业,评价教育要看其对社会的发展贡献的指标。社会本位论的代表人物有巴格莱、孔德、赫尔巴特、柏拉图、涂尔干、凯兴斯泰纳、纳托尔普、孔子、荀子。题干中,所谓“礼”,就是外在的社会要求,约之以礼,即教育目的要从社会的要求出发,属于社会本位论的。A、C、D与题干无关,故选B。
以上是关于:教师招聘笔试:春秋战国诸子的教育思想及常见考点_荀子,的相关信息


关注日照教师招聘微信号(rzjszp及时获取重要考试资讯,了解更多信息请访问日照教师招聘网

 猜你喜欢

查看更多

 大家都在看

备考公开课
山东公职类备考公开课
点击查看

教师招聘<

招考信息

报考指导

阅读资料

考试题库

各项目入口一键直达<